- · 《治理研究》刊物宗旨[08/03]
- · 《治理研究》征稿要求[08/03]
- · 《治理研究》投稿方式[08/03]
- · 《治理研究》数据库收录[08/03]
- · 《治理研究》栏目设置[08/03]
长沙市天心区:创新开展五个“”探索市域社会(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完善激励机制,挖掘潜力。志愿者协会与天心区文明办联合制定志愿服务奖励办法,推出“时间银行”和“积分存折”,为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社
完善激励机制,挖掘潜力。志愿者协会与天心区文明办联合制定志愿服务奖励办法,推出“时间银行”和“积分存折”,为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文化生活服务;推出全市首个星城园丁线超市积分兑换,让志愿者真正享受到志愿服务使命积分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完善“AI”系统,打通智慧城市“脑回路”
长沙市天心区坚持科技创新,打破信息障碍,打造终端感知和中心处置与信息反馈闭环,进一步强化基层运营感知、重要信息及时预警、突发事件快速处置,形成具有天心特色的智能AI系统。
完成终端感知系统。天心区利用平安天心V微信公众号开发群众反映问题功能,及时收集群众提问和意见;开发平安天心V微传感平台,将微信机器人投放到辖区800多个社区群、业主群、物业群,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发布官方信息;完善网格传播微信小程序,及时向网格成员和网格导师发布任务,收集信息;积极引导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商户、餐饮等接入雪良项目,目前全区有近万个社会资源视频用于前端视频感知,弥补盲区。
加强中央处置制度。天心区打通“网格通信”平台与端点感知系统之间的壁垒,及时收集前端感知内容,实现问题的流通、监督和跟踪,确保网络统一管理。截至3月份,该区已收集解决各类问题,解决率为98.69%。
完善信息反馈系统。在现有平安天心V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发布平台的基础上,天心区建设了覆盖全区734个社区的1099个应急广播点,开通了手机短信群发服务平台号。战时应急、和平与战争相结合的原则,是平时政法法治民意工作的主阵地,必要时可转变为信息反馈和发布平台。
多维度挖掘“话题”,培育社会治理“新思路”
长沙市天心区也要求高校用展望思维、政策和科技,全方位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慧治理”,强化社会治理的系统性、完整性、协同性,为试点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运用高校前瞻性理论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天心区与中南大学、湖南女子大学等高校合作筹建湖南省湘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建立社区治理专家库,后由省民政厅推动推进;与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共同探索“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与中南林业大学政法学院探讨如何以法治思维引导群众自治,进一步激发自治活力。
利用高校前沿技术开展科技实践与应用。天心区与湖南省开放大学探讨如何运用智能化手段有效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与上海交通大学图像通信与网络工程研究所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湘江风景带“烟花”表演期间的交通密度分析和风险预警能力。
以校地项目合作深化群众参与和人才培养。通过与地方高校的前瞻性研究,既可以形成项目成果指导实践和试点工作的特点,又可以及时反映、收集和表达公众的各种意见和需求。通过问题研究的方式。同时,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也可以获得大量的社会实践资源,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能力,培养更多社会治理新人才。 (彭文杰)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网址: http://www.zlyjzz.cn/zonghexinwen/2021/0811/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