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校外培训专项治理接近尾声,仍有机构违规办学(2)

来源:治理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7 08:4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明远教育在官网甚至打出幼小衔接班,成长不孤单的宣传口号。 此外,还有部分培训机构在被要求整改之后,仍在组织小升初考试。 普航教育摩尔城校区

明远教育在官网甚至打出“幼小衔接班,成长不孤单”的宣传口号。

此外,还有部分培训机构在被要求整改之后,仍在组织“小升初”考试。

普航教育摩尔城校区在2018年12月被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要求停课整改,并被公示于民办培训机构整改名单上。

但是,2019年1月18日,普航教育却开始组织呼和浩特市启秀中学的“小升初”考试。“报名时间为18日到20日,报名费100元。”普航教育的工作人员称,“停课是暂时的,不会影响考试和相关课程。”

线上培训难以约束

课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持续开展,“战火”也逐渐从线下机构烧至线上。但是,与线下机构相比,线上培训机构或许更难约束。

根据教育部等多部门的规定,尽管线上线下统一管理,线下培训机构还须在官网公示培训内容、教师姓名照片。但界面新闻发现,大型在线辅导平台多数按照要求公示,但众多小型平台仍未完善官网信息。如需了解具体的培训内容或教师信息,则需要消费者留下手机号,等待工作人员联系并进行沟通。

并且,在办学资质方面,对于以科技公司名义注册的网络培训机构而言,新规的约束力更是有限。在对多家线上培训机构办学资质进行问询时,界面新闻得到的回应多模棱两可。

一家名为“溢米辅导”的线上培训机构以“上海溢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义注册。界面新闻并未查询到其办学资质,就此对其客服人员进行咨询时,客服人员则含糊其辞,表示不清楚。

另外,尽管国务院办公厅《意见》强调,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界面新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众多线下培训机构都已改变收费方式,但这似乎并未影响线上培训机构的收费机制。

界面新闻针对课程收费方式,对多家线上培训机构进行了咨询,大部分线上机构表示“收费按照课程进行收费,不同的课程课时不同价格也不同。”其中一家线上培训机构的客服人员告诉界面新闻,“我们的课程最短是半年的,一共四十节课,费用为8500元。但是如果你报一年的课程或者多个半年的课程,我们会更优惠。”

客服人员称,“学费每隔一段时间都可能会作调整,而且一般都是只涨不降,所以按年度缴费其实更划算。”界面新闻谈及“不得预收超过3个月费用”的新规时,客服人员则表示不知情,“我们只支持半年付或者年付。”

有家长在网络上发布帖子坦言:“线上机构如果收了钱就消失了,我连人都找不着,所以宁可花更高的单价,少买课程”。但也有家长担忧“3个月一付,说不定培训机构就会变成3个月一涨了”。

在一个初中家长群里,界面新闻发现,很多家长在客服人员的推荐下会一次性预付一年的课程费用,甚至有家长一次性预付上万的费用。

对此,部分地区已经有了新的举措。2019年1月13日晚,“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市教委负责人表示,目前市教委已对线上培训机构进行摸排登记,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

未来,北京市将引入第三方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估。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也将于今年上半年上线,家长可在平台上查询全市所有培训机构情况。

社会需求难减

早在2018年2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就先后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

此后,各地相继对培训机进行了排查,并根据《通知》采取了相应措施。5月,教育部等部门派出7个督查组,赴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督查。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公开表示,将于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改,2019年上半年进行督导检查。

尽管教育部的举措使得校外培训“超纲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同时,多地各类杯赛已经按下“终止键”,伴随着“奥数”、“奥语” 等影响力较大的杯赛被叫停,或能让中小学生喘一口气。

但在多位业界学者看来,择校和升学竞争才是导致校外培训鱼龙混杂的主要原因。

“停办本身并不能减少校外培训的社会需求,”同济大学教育研究政策中心主任张端鸿此前对界面新闻表示,“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和高考都存在非常广泛的应试教育培训需求。大量的社会资本都开始将教育作为最热的投资领域”。如此一来,已停办校外的培训机构在短时间内“死灰复燃”已在意料之中。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网址: http://www.zlyjzz.cn/zonghexinwen/2020/1007/706.html



上一篇:我国发现治理蝗灾新手段,与常用方法不同,引
下一篇: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

治理研究投稿 | 治理研究编辑部| 治理研究版面费 | 治理研究论文发表 | 治理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治理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