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数字化公共治理:重新编码的社会秩序

来源:治理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0 08: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钛禾产业观察(ID:Taifangwu),作者熊文明,编辑刘爱国,创业邦经授权发布,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2021年初,36岁的山东媳妇张丽在日

编者按:本文来自钛禾产业观察(ID:Taifangwu),作者熊文明,编辑刘爱国,创业邦经授权发布,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2021年初,36岁的山东媳妇张丽在日照市人民医院生下了第二胎。

因为医院普及了电子健康卡,这一趟生产省下了不少奔波,挂号、预约、结算都可以线上完成,报告单、病历、发票也可以自助在线打印。起码,丈夫不用在医院跑上跑下了。

按照之前生第一胎的经验,张丽决定在产前给丈夫做一个办事攻略,写清楚办出生证、上户口、交社保、体检疫苗本、独生子女证等若干事项,让上一次跑得怨声载道的丈夫这次能合理安排时间,尽快办完相关事宜。

一做攻略,有了变化。政府推出了新政,这些原来要跑8个部门才能办完的事,现在大多数都不用再跑了。

张丽只需要在家填1份表单、拍照上传4份材料,生育相关的11个事项就都可以网上办理,不需要再提供身份证、户口等原件或复印件,材料全部通过电子证照或政务数据共享。

这是山东省日照市推出的婚育服务“全照办”服务,而这只是老百姓办事的其中一个场景片段。日照市政府梳理了28个老百姓办事场景,包括婚育、教育、退役、工作、就医、出行、养老等。

这项被称为“无证明城市”的建设,是全国政务数字化在地方的一个缩影。

日照是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一座地级市,在日照市深入推广移动政务之前,中国的政务数字化改革已经探索了多年,在城市化推进速度较快的地区,例如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等地早已铺开。浙江省2016年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次年江苏省推行“不见面审批”改革,广东省和山东省则先后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提出各自的“数字政府”规划方案。

中国的数字化政务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政府开始推行的网络化和无纸化办公。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政务进入移动时代。2018年以来,各主要省市纷纷上线移动政务平台,广东有粤事通,山东有爱山东,湖北有鄂汇办,安徽有皖事通,福建有闽政通,重庆有渝快办,深圳有i深圳等。

当下,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变政府的决策机制、服务和治理模式,公共治理推进到智能时代,我们的社会秩序正在被重新编码。

1

数与治,毛与皮

印度疫情失控,已经成为2021年最大的一只“黑天鹅”。

就在1月下旬,莫迪还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视频年会上宣布“印度已战胜疫情”。数据统计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印度新增感染病例数从去年9月开始减少,到今年2月单日新增已经减少到1万人左右。

然而现实迅速给了莫迪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3月以来,疫情形势急剧恶化,到了5月,新增病例数以火箭速度向上蹿升。

难道大数据在撒谎?数据和实际的巨大落差,引发印度国内外的普遍质疑。印度上百名科学家联名呼吁要求政府公开重要的疫情数据,以便更好的预测和控制疫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更是直斥印度检测数量严重不足,统计出的确证病例和死亡病例被“严重低估”。

撒谎的不是数据,而是数据背后的采集和运作机制。印度疫情急剧恶化不能简单怪罪于病毒变异,更重要的是联邦政府防控懈怠,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恶性博弈。

防控疫情也是对世界各国政务系统的一次大考,而中国政府交出了学霸的成绩单——“一个健康码走天下”,政府得以实时有效获悉人口流向,预判疫情传播趋势,及时掐灭传播途径;同时还能让防疫工作尽可能人性化,将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

为什么印度不抄中国的作业?事实上,印度早在一年前就上线了印度版健康码,并且以更严厉的措施强力推行。但这个健康码显然没有发挥出像中国那样的预期效果。

印度效仿中国推出的健康码APP

从中国的答卷来看,有效防控得益于各级政府与基层组织之间的高效协作,大数据只是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发挥关键作用的仍然是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而“政令不出新德里”的印度,确实不具备这个基础。

数据与治理,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首先,公共治理数字化在中国有迫切需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城镇人口占比已经达到63.89%。这个数字在十四五期间将达到65%,突破9亿人。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必定带来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诸多公共治理难题。而中国曾经无所不为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仍在深化改制中,在许多地方,老百姓日常大事小事还是习惯“找政府”,政务负担沉重。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网址: http://www.zlyjzz.cn/zonghexinwen/2021/0520/1788.html



上一篇:携手治理扰乱教育秩序的行为
下一篇: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我省慢病防治——山

治理研究投稿 | 治理研究编辑部| 治理研究版面费 | 治理研究论文发表 | 治理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治理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