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重磅发布!更新要点抢先看

来源:治理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6 07:5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 版)》重磅发布!现梳理指南要点内容如下。 图 1. 基层高血压管理流程图(点击查看大图) 一、管理对象: 年龄 ≥ 18 岁的成年高血压患

近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 版)》重磅发布!现梳理指南要点内容如下。

图 1. 基层高血压管理流程图(点击查看大图)

一、管理对象:年龄 ≥ 18 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

二、诊疗关键点

1. 血压测量「三要点」:设备精准(较 2017 年新增)、安静放松、位置规范。

2. 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140/90 mmHg 为界,非同日 3 次超标确诊。

3.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4. 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5. 基层高血压转诊五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孕产妇(较 2017 年新增)

三、血压测量

除注意测量方式、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外,主要强调 2 点:

1.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 20 mmHg,应转诊除外锁骨下动脉狭窄的可能。

2.每次门诊测量两次,间隔 1~2 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记录;如果两次差异> 10 mmHg,则测量第 3 次,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记录;随访期间如果首次测量140/90 mmHg,则不需要额外测量(较 2017 年细化)

四、诊断标准较 2017 年无明显变化

表 1. 诊室及诊室外高血压诊断标准(点击查看大图)

五、治疗三原则

1)降压达标: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

2)平稳降压:告知患者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保持血压长期平稳至关重要。长效制剂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益,推荐使用。

3)综合干预管理: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伴随合并症情况;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

1. 生活方式干预

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强调戒烟、戒酒对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性。并建议重视患者精神心理问题。

表 2. 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戒烟由 2017 指南的「科学戒烟」更改为建议戒烟;戒酒由 2017 指南的「限酒」更改为「推荐不饮酒及饮酒者建议戒酒」。

2. 药物治疗

1)启动药物治疗时机(较 2017 年无明显变化)

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仅收缩压 < 160 mmHg 且舒张压 < 100 mmHg 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 3 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2)降压药物选择(较 2017 年无明显变化)

尽量选用证据明确、可改善预后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即 ACEI、ARB、β 受体阻滞剂、CCB 和利尿剂。为便于记忆,下文根据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以 A、A、B、C、D 简称。

图 2. 无合并症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案(点击查看大图)

表 3. 有合并症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案(点击查看大图)

2A+B 两药合用,应从最小剂量起始,避免出现低血压;

3 C 类用于心肌梗死时,限长效药物,C 类用于心力衰竭时,仅限氨氯地平及非洛地平两种药;

? D 类用于心肌梗死时包括螺内酯,用于心力衰竭时包括袢利尿剂和螺内酯;

?肌酐水平首次超出正常,降压治疗方案建议由上级医院决定。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网址: http://www.zlyjzz.cn/zonghexinwen/2021/0306/1110.html



上一篇:善用物管会激发基层治理效能
下一篇:“两把刷子 五个锦囊”打造美好生活共同体 构建

治理研究投稿 | 治理研究编辑部| 治理研究版面费 | 治理研究论文发表 | 治理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治理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