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创新市域治理

来源:治理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8 06: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横沥公益咖啡学院实践基地。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 ????小咖啡参与社会公益,大律师为村民解纠纷……在东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一批创新项目盘活企业、社会组

????横沥公益咖啡学院实践基地。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

????小咖啡参与社会公益,大律师为村民解纠纷……在东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一批创新项目盘活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村民以及小区业主等各方社会资源,在互动交流中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逐渐形成了“人人都是享有者,人人更是参与者”的生动局面。

????今年东莞全力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东莞市委政法委与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南方日报东莞新闻部合作,共同组建了东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观察团。10月22日,观察团第二期活动走进横沥、寮步两镇,探访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

????撰文:薛屏?郭文君?陈彦儒

????策划:郭文君

????公益项目有了“造血”功能

????“手冲咖啡看起来简单,掌握了这些要点,你们也可以做出一杯专业而地道的咖啡。”横沥镇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内,公益咖啡学院的咖啡师正在对学员进行培训。

????公益咖啡学院是横沥镇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香港食品企业捷荣集团联合成立的公益项目。项目创立之初主要向困难家庭成员、残疾人、社矫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但随着项目深入开展,如今已转变成为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技能提升公益培训。

????“政府负责提供场地等服务资源,企业提供专业的课程保障。”横沥镇政法办副主任刘趁燕介绍,“学员在享受公益咖啡学院提供的50小时免费培训后,需要相应地参与社会公益服务50小时。”

????“这个项目的可爱之处不在于企业掏了多少钱,而是可以通过我们最擅长的事情真正帮到别人,并且通过这个平台培养了更多的志愿者。”捷荣集团中国大陆总经理梁剑明说。

????不仅是培训学员,今年6月咖啡学院还在横沥镇半仙山村孵化出一个全新的公益项目“益企啡吧”。这里的咖啡师和服务员全都是“咖啡学院”里的新老学员志愿者,店里营业收入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朱有萍是“咖啡学院”第五期学员,也是“益企啡吧”的店长。她告诉记者,如今“益企啡吧”还将平台延伸至学员所开的早餐店、糖水店等,每逢周三由他们向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群体派送爱心糖水或者爱心早餐,经费全部来源于“益企啡吧”的利润。

????一杯咖啡实现了“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也实现了资源有效整合对接,聚合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刘趁燕说,今年“益企啡吧”在横沥另外两个社区的新门店将开张,市文化馆也希望展开合作。

????位于莞樟路旁的寮步镇益创中心,汇聚了公益慈善超市、公益咖啡厅、志愿者培训中心等多个公益项目,“公益+商业”的模式同样赋予公益项目“造血”功能。“在租金上,我们首先对进驻中心的商家给予一定的优惠,另外在经营形式与内容上都会要求增添公益元素,而且要求商家拿出1%的经营额作为寮步镇志愿服务发展基金。”寮步镇志愿者协会会长董放心说。

????外来务工人员平时工作繁忙,暑假的“空白时间”如何确保孩子的安全成为不少人的烦恼。每年暑假,寮步镇志愿者协会都会联系益创中心的爱心商家三木美术,向孩子们提供公益美术课程,使他们度过平安、有趣的暑假,家长们工作时也更加安心了。

????“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公益助推、全民受益”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东莞“多点开花”。

????专业律师为村民解纠纷

????“当代包公”“正义之卫士、律师之楷模”……走进位于寮步镇西溪村委会的张惠欢律师调解工作室,一面墙上挂满了群众送来的锦旗。

????成立于2019年6月的张惠欢律师调解工作室是东莞市首家设在村(社区)的个人调解工作室。作为从业近30年、担任驻村法律顾问6年的律师,张惠欢的调解方式专业又不失人情味,深受当地群众的信任。张惠欢由此成为寮步镇调解工作的“定海神针”,当地在调解工作中遇到“疑难杂症”,往往都会介绍当事人来这里寻求帮助。

????“作为公益律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和公益精神。”张惠欢说。按照规定,驻村法律顾问一个月只要来村里一次,而她几乎每周都要来工作室两次,除了自己上阵,还“传帮带”培养了一支由2名驻村居律师以及4名调解员组成的调解队伍。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网址: http://www.zlyjzz.cn/zonghexinwen/2020/1028/821.html



上一篇:兴县召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
下一篇:湖南构建全链条防治长效机制 整治公共资源交易

治理研究投稿 | 治理研究编辑部| 治理研究版面费 | 治理研究论文发表 | 治理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治理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