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积极落实塑料污染治理 推动减塑政策贯彻实施

来源:治理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0 16: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超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 长期 以来,这些超市、餐馆、外卖常见的塑料制品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作为全国性、行业性 社会 团体,中国 商业 联合会长期重视商贸 流通

超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长期以来,这些超市、餐馆、外卖常见的塑料制品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作为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中国商业联合会长期重视商贸流通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印发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动减塑政策的宣贯和实施。

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降解起来却并不容易。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减少塑料污染。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对商务领域禁塑限塑阶段性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对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的将处以罚款。

塑料虽小,对环境的影响却不容小觑。为做好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国商业联合会积极传达政策要求,将文件转发给零售、餐饮等相关的行业协会和企业,要求企业积极梳理相关业务,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保证落实到位;同时,组织专家对政策进行研究解读,为企业贯彻落实政策要求提供指导。

此外,中国商业联合会还牵头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共同发出“建设生态文件,减少塑料污染”的联合倡议书,提倡相关企业停止采购国家禁止销售的超薄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发泡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等日化产品;积极研究替代方案,尽早做出相应调整安排;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麦当劳星巴克、翠微、家乐福、永旺、永辉、美团、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等几十家典型企业纷纷响应倡议,提出了减塑承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减塑举措。

承诺减塑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为协助企业寻找不可降解塑料的替代方案,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联合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标准研究院等机构,分别组织餐饮与商超商家、可降解材料原料及制品企业代表50余人于2020年7月16日召开了可降解材料线上供需对接会,对于增强企业认识,推动企业积极推进减塑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指导企业采购,中国商业联合会还积极参与《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要求指南》标准的制定研讨工作。

在携手多家行业协会促进企业减塑的过程中,加强企业对政策的解读和学习有十足的必要性。中国商业联合会于8月10日组织召开了商贸流通领域治理塑料污染工作会,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领导对政策再次进行了宣传解读,约50家龙头企业参加了会议,并表示将积极开展行动,严格执行政策要求。

此外,在宣传减塑理念和相关活动上,中国商业联合会也是不遗余力。除了深入参与了减塑海报和视频的制作工作,中国商业联合会还组织几十家商贸流通企业利用自身门店、网站和App等多种渠道,通过张贴海报、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广泛开展减塑宣传活动,将减塑理念深入传达到消费者,让减塑成为消费者的自觉行动。

主动应对塑料污染,关系的不只是生态环境,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只有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让生活减塑、让环境减塑。

(商文)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网址: http://www.zlyjzz.cn/zonghexinwen/2020/0910/558.html



上一篇: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全球携手正当时
下一篇:国资报告评论员:从央企抗疫看中国治理优势

治理研究投稿 | 治理研究编辑部| 治理研究版面费 | 治理研究论文发表 | 治理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治理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