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治理研究》刊物宗旨[08/03]
- · 《治理研究》征稿要求[08/03]
- · 《治理研究》投稿方式[08/03]
- · 《治理研究》数据库收录[08/03]
- · 《治理研究》栏目设置[08/03]
最新研究:塑料污染危及超过半数海洋鸟类,防(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图 | PCB、DDT 和 HCH 在样本海鸟羽毛腺油中的浓度(来源:论文) PCB 的浓度反映了海鸟的猎物和营养位置,研究发现,对于来自极地地区和加拉帕戈斯群岛

图 | PCB、DDT 和 HCH 在样本海鸟羽毛腺油中的浓度(来源:论文)
PCB 的浓度反映了海鸟的猎物和营养位置,研究发现,对于来自极地地区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鸟来说,体内 PCB 含量通常较低。在以较高营养的猎物(鱼和鱿鱼)为食的海鸟中,PCB 含量相对较高。DDT 在海鸟腺体油中的含量与 PCB 有着相似的空间分布模式。
研究人员表示, PCB 和 DDT 浓度同时出现是因为这两种化合物都与海洋的人为输入有关,并且它们通过食物网同样被生物放大。
研究发现,塑料添加剂的出现模式与常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出现模式不同,添加剂在海鸟油样中的出现更为零星。在 145 只采样海鸟中只有 7 只检测到了十溴二苯醚(BDE209)。而在采样的 145 个海鸟样本中,只有 9 只偶尔检测到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且检测出的 DBDPE 浓度与 BDE209 的浓度范围相似。

图 | BDE209 和 DBDPE 再海鸟腺体油中的浓度(来源:论文)
该研究中检测出含有高浓度 DBDPE 的海鸟样本,是在远离工业密集区的地区收集到的,这些物种的觅食区主要限于白令海。在 67 只海鸟中检测到一组紫外线稳定剂,占检测总数的 46%。
被检查的 145 只海鸟中,有 53 只海鸟的 BUVS 浓度超过了阈值浓度,这表明仅靠自然猎物不太可能解释海鸟腺体油中这些高 BUV 浓度。研究人员表示,海鸟体内较高浓度的 BUVS 很可能是塑料介导的转移的结果,而较低浓度的 BUVS 可能来自通过天然猎物的饮食暴露。
研究人员在论文结尾写道:“世界上很大一部分海鸟可能会直接通过摄入塑料积累化学物质,但尚未完全了解其对健康的影响。”
塑料污染需合力而治当前,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2019 年,新西兰一项题为“Future scenarios of global plastic waste generation and disposal”的研究中提到,预计到 2060 年,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塑料垃圾将增加两倍,达到每年 亿吨。
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海洋塑料污染,我国在 2016 年已将海洋微塑料纳入海洋环境常规监测范围,并通过《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定期向公众公布监测结果。

(来源:Pixabay)
《2019 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渤海和东海监测断面海面漂浮微塑料密度分别为 0.82 个/立方米和 0.25 个/立方米。漂浮微塑料主要为线、纤维和碎片,成分主要为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丙烯。
无论是海洋生态系统,还是陆生生物系统,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今微塑料污染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亟需通过加强监测、科学评估、社会参与、宣传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方式,全面推进微塑料污染防治,形成全球共治的新格局。
参考资料: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网址: http://www.zlyjzz.cn/zonghexinwen/2021/1014/2358.html